反网暴研究报告在沪发布 探索网暴治理新路径 (反网暴法出台)
网络暴力的现状与影响
互联网传播速度飞快,微小的舆情都有可能随着网络传播而持续发酵和激化。对网络事件的夸大事实、扭曲真相、编造谣言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网暴后果。《反网络暴力研究报告》指出,法院审理的涉网络暴力案件数量远远不及实际发生数,受害人面临取证难、案件审理期限长、获赔额低等困境。 失控的网暴背后有多种因素,包括多样形式、情绪宣泄和算法推动。例如,2023年8月,B站多名UP主投诉称,一群人在海外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责任主体、治理措施和法律责任。共建向上向善和谐网络空间
12月28日,上海举办了一场以反网暴、遏戾气——共建向上向善和谐网络空间为主题的反网络暴力论坛。论坛聚焦新规实施带来的网络暴力防治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 共建向上向善和谐网络空间,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加强网络平台治理,建立健全举报、处置、反馈机制。 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惩治力度。 提升全社会网络素养,倡导理性言论,抵制网络暴力。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共建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让网络成为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的平台。朱永新: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
2021年12月4日
各位朋友:大家好!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选择“中国教育大变革”作为第八届年会的主题,这个选题非常好,应该说,“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大变革的重要契机。 “双减”从表面上看来是减轻校内课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教育部相关负责同志曾说,“双减”是要实现两个重构:一是重构中国基础教育的育人模式,二是重构中国基础教育的良好生态。 “双减”政策出台比较急,“下药”比较猛,主要是为了回应 社会 的热切呼声。 近几年,资本疯狂地在教育领域扩张,造成了教育生态系统的紊乱,孩子们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再不下“猛药”难以治愈,与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也会有很大的距离。
当然,在“双减”过程中的确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想,这些问题是前行过程中的问题,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 教育部相关负责同志也表示,再往下走,要想走得更远一点,走得更实一点,就要把负面效应减少到最小程度。
我今天讲的主题,跟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有着一定的联系,题目是: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
为此,准备讲五个问题:
一是学什么,为什么很重要?
二是学什么,谁说了算?
三是人工智能时代有什么新特点?
四是未来我们应该学什么?
五是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
一、学什么,为什么很重要?
我们大家都知道,教育的实践,主要关系到教和学两大领域。 教,主要涉及教什么和怎么教;学,主要涉及学什么和怎么学?前者,指教材的内容和教法;后者,是课程的内容和学法。 由此,派生出谁来教、谁来学;怎么教、怎么学;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等一系列问题。
教什么和学什么,也就是课程和教材的问题,是教育内容的问题。 它是教育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 随着教育重心由教向学的转变,归根结底还是学什么。 学什么非常重要,因为课程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了生命的卓越性。 一句话,教育内容的高度决定了生命的高度。
最近我看了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布莱恩.卡普兰博士的一本书——《反对教育的理由:为什么说教育体系在浪费时间和金钱》。 其中讲到美国的一个很有意思的“中学生参与度调查”(High Schoo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66%的高中生说,他们每天上课都很无聊;17%的高中生说,他们每天上每节课都很无聊;只有2%的学生称他们在课堂上从来没有感到过无聊。 为什么这么无聊?82%的学生说学习内容没有意思。 41%的学生说学习内容与自己毫无关系。
卡普兰在这本书中对美国教育的浪费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他认为美国教育系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而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他用精算证明,美国的教育投资大、产出低,未能提高学生的生产率或丰富他们的人生,而文凭通胀贬值也大大增加了全 社会 的教育成本。
为此,卡普兰提出两条建议:第一,从课程中减少“脂肪”,也就是把课程内容大大缩减。 第二,削减学费补贴,也就是减少对应的教育经费。 他特别提出来, 历史 、 社会 研究、艺术、音乐、外语这些课程首先要减。 减掉一些课程,学生才能够在真正的课堂上更加努力地学习,可以加强阅读、写作和数学方面的教学。
二、学什么,谁说了算?
其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类早期的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 所以,学什么内容,基本是父母说了算,父母让孩子学什么,孩子就学什么,孩子在生活中进行学习。
国家形态出现后,为了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开始了最初的专门化的教育。 为了培养统治阶层,他们需要有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的学习,科举制度产生之后,教育内容围绕科举展开,这些内容也主要是为了满足少数的统治者的需要。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没有受教育机会的。
进入工业 社会 之后,教育的对象拓展了,义务教育制度的出现,全员受教育,读写算的能力是教育很重要的部分,这些读写算的能力主要是为了适应机器化生产,更多的也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考虑的,但是整个内容的设计很少是为了个人的需要。 学习者也不没有决定自己学什么的权利。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提出了“学习型 社会 ”和“终身教育”的概念。 这两个概念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也就是说,学习内容已经不是简单地在学校就能学全,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事情。 这个文件被称之“富尔报告”,我们差不多用半个世纪的时间,才把报告中讲的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步变成终身教育的实践。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等教育的四大支柱。 这对传统的教育内容又提出了一个更加鲜明的改造,强调做事、生存、共同生活等。 这份报告被称之“德洛尔报告”,“四个学会”是在教育领域里非常重要的变革,它打破了知识中心的教育格局。 其实,现在整个教育内容里依然没有真正实现这“四个学会”,如果这“四个学会”成为教育内容,学生还会不感兴趣吗?关键是教育没有把它落到实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只是倡议,没有直接的教育权力。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彰显了人文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强调更多的人文教育内容,更多的人类共同利益的观念。
2021年11月10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发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 社会 契约》。 这份报告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容。 其中特别强调教育的两个方面,主张在考虑一个人的终身教育权的基础上,要强调一种新的教育 社会 契约,强调教育作为一项公共行动和一种公共利益的功能。 这个报告虽然有两个方面的要义,但更重要的是强调了生态主义的教育观,它超越了传统的人文主义,这是教育哲学的一个新的变化。 过去我们所有的教育都是以人为主,认为人是这个世界唯一最重要的存在,而这份报告特别强调人和生态同样重要,人的生命和其他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怎么更加重视环境、重视生态,这是未来教育非常重要的走向。
上述呼吁与倡议,能否成为各个国家的教学内容,仍然需要相关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最终决定。
三、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有什么新特点?
第一, 社会 的信息化。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爆炸,人类的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新知识不断涌现。 我们在学校里面学习的内容跟不上新知识的生长速度。
第二,资源的泛在化。
教育资源泛在化,学校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 随时、随地,线上、线下,人人、处处都可以获得知识。 在学校学习的这种合理合法性,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美国也好,中国的台湾地区也好,都出台了《在家学习法》,在家里可以得到学校里教的所有东西,通过网络、通过各种教育手段,美国现在有两三百万在家学习的儿童。
第三,职业的流动化。
一个职业干一辈子的时代过去了,新的职业不断出现,一些行业退出 历史 舞台。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概一个人一生平均有十次以上改变职业的机会。 过去学校教育为职业做准备的这样一种理念和形态,也将发生很深刻的变化。 很多国外大公司明确不看专业背景,只要求学生具有好的素养。
第四,技术的赋能化。
过去,我们主要是靠自己的大脑在进行学习。 现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高新技术都在为教育赋能。 马斯克已经把芯片装在人的大脑里了。 未来人的学习方式、认知将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通过认知外包,人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传统的以记忆和再现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法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第五,学习的终身化。
过去,人们的教育基本是一次性完成的,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这样一种刻板式的阶段式的学习,未来的学习则是贯穿于整个人生。 从连续性的学习走向间隔性的学习、终身化的学习。
第六,教育的个性化。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的学习是没有选择的,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空间都是被填满的,学生很少有选择的空间。 未来将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特色需要。
四、未来我们到底应该学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英国罗斯玛丽 卢金教授在《智能学习的未来》一书中,重新定义了人类智能,详解了人类智能的7大要素。 一是学术智能(academic intelligence),是对关于事物的整体性理解和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智能;二是社交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是与人沟通交往和良好合作的智能;三是元认识智能(meta-knowing intelligence),是关于对知识及其意义、形成过程的认识智能;四是元认知智能(meta-cognitive intelligence),是我们对自己的思维、自己知道什么以及不知道什么的智能;五是元主观智能(meta-subjective intelligence),是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和动机、人际关系的理解的智能;六是元情境智能(meta-contextual intelligence),是我们对自己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的把握智能;七是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是我们对于自己如何行动的认知以及控制自己行为方式的能力。
我们新教育实验也一直在认真思考,努力 探索 着哪些方面在未来教育中应该特别加以关心,加以强化。 我们把课程体系设置为:以生命课程为基础,以求真的智识课程、求善的德育课程、求美的艺术课程为主干,以特色课程为枝叶,进行建构。 因此也有了下面的目标和路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在未来教育中应该特别加以关心,加以强化。
第一,新生命课程,为了生命的”长宽高“。
我们提出了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这是我们新教育生命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我们把人的生命分成生命的长度、生命的宽度和生命的高度。 教育是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的,命都没有了,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前一段时间,河南的两位中学生10分钟救人的故事,大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其实这是我们教育本来就应该解决的问题。 在我们的生命教育教材中,我们把一个学生需要的所有的急救知识,包括自救和他救的知识都已经进行考虑。 包括现在我们从新闻媒体了解到,中小学生自杀现象频发。 这些都是我们的生命教育缺失带来的一些问题。
教育首先要解决生命的问题,让人们能够更 健康 地活着,更有意义地活着。
除了生命的长度,我们同时还关心生命的宽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关心生命的高度,成为一个有价值、有信仰的人。 刚刚跟曹德旺先生对话的时候,他也特别强调信仰和价值观,这也是生命的大问题。 这些生命的大问题,长度、宽度、高度在我们的教育里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最近,我们在深圳宝安的一个新教育实验学校里专门建了生命教育馆,作为新生命教育的学习中心。
第二,新智识课程,为了思维的洞见力。
要特别注重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思维的洞见力。 这也是我们新教育实验强调大科学、大人文教育理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对大科学概念和大人文概念这样一个框架做了一些思考,认为未来的教育要特别强调思维能力的训练,重视以数学和哲学为核心的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和思维方法。
前几日,我的一位好朋友很感慨地告诉我,推特的CEO换了,新上来的帕拉格是印度人。 美国互联网的巨头,无论是苹果、微软、twitter、IBM绝大部分都是印度人掌控了。 我的这位朋友,曾经在华尔街工作过,她说,在硅谷的华人数量跟印度人数量是差不多的。 但是为什么印度人那么多的CEO,而华人连高管都很少见呢。 我这位朋友说,她当年也有很多印度的优秀同事,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觉得自己不如印度人优秀。 印度人的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他们的逻辑思维非常清晰,强调思维的客观性,得出观点,依赖推论严密和论据充分,结论的可靠性和可验证性强。 她认为这和印度教育体系中偏重西方逻辑推导的思维方式,强调清晰的表达是分不开的。 而中国的教育体系偏重记忆、训练和应试。 第二个原因就是印度人很抱团,他们会相互支持,互补优势,尽量地合作,而不会在背后拆台。 即使在华尔街这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也是如此。 但我们中国的同事相处往往并不是这样,尽管大家都很优秀,但在老板面前不会支持对方,不否定就很好了。
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文理分科太早,我们的教育刚性的东西太多,柔性的东西太少,我们的思维能力会受到很大限制。 新科学教育与新人文教育的课程,不要学那么难、那么深,否则的话,所有人都受不了,要注重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尤其注重思维方法,注重批判性思维。 这是未来应该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第三,新德育课程,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我们新德育要特别强调的问题。 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怎么把德育落到实处,我们一直在思考,没有活动,不通过实践,没有参与,是很难真正培养一个人的德性的。 我们通过模拟法庭、模拟政协、模拟联合国,通过教育领导力的培养,让一个人有比较好的法治意识,有比较好的协商沟通能力,有比较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第41届大会期间面向全球发布《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 社会 契约》报告明确指出,人类当下面临着多重危机:不断扩大的 社会 和经济不平等、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超越地球边界的资源利用、民主倒退、破坏性的技术自动化和暴力,是我们处在当前 历史 节点的标志。 而矛盾的发展趋势,正在引导我们走向不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报告提出了新的教育契约的两项基本原则,第一,要确保人们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教育要跨越不同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增强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第二,把教育作为一项公共行动和一种公共利益的功能。 教育作为一项共享的 社会 行动,其目标在于建立共同的目标,让个体、团体、国家和人类实现共同的繁荣,强调超越传统的人文主义,强调构建新的生态系统。 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新艺术课程,为了心灵的创造性。
新教育实验特别强调注重儿童天性的自由发挥,注重艺术的欣赏力和艺术情怀的培养,注重培养具有艺术精神、艺术思维和健全人格的人。
第五,特色课程,为了个性的张扬。
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好的教育应该尽可能满足不同人的个性化需要。 但是,如何落实呢?新教育实验的方法是推进特色课程。 一般特色课程通常是教育的点缀,新教育实验推出的特色课程则是希望以人和事的特色为入口,贯穿在生命、智识、德育、艺术的各个课程之中,能够激发每个人的潜力,从而让一个人成为更好的人,让一所学校、一间教室、一个家庭也能成为更好的学校、教室和家庭。
为了推动这些课程的落实,我们不仅围绕国家教材为基础,进一步丰富为相应的课程,我们也研发了新生命教育读本、新人文教育读本等,更为集中、更为明确地呈现课程,提供指导。
为了个性的张扬。 未来的课程至少要给学生留下30%-50%的空间去满足个人的需要。 我们知道,北京的十一学校开设的课程很多,但是中国95%以上的学校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样的课程怎么开设?我们应该动用 社会 力量。 其实我们在整顿校外培训机构的时候,不能够把婴儿与洗澡盆一起倒掉,他们的“中央厨房”、他们对学科的研究,可以为我们所用,满足个性化需求。 这些东西完全可以进到我们的课后三点半以后的课程,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能够把 社会 最好的精英、最好的课程用于满足孩子们的需要。 最好的教育是让人成为他自己。 虽然众口难调,但是一定要尽可能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要。
五、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
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未来学校》以及《走向学习中心》这两本书里面已经做了一些 探索 。 对于学习内容的变革和改造以及我们的学习方式,我提出了三点想法。
第一,从学校走向学习中心。
这是一个教育空间的变革。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在学校里学习。 社会 就是我们的大课堂,各种各样的优秀的教育资源、优秀的 社会 精英都将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能者为师的时代将会出现。
第二,从固定的学习走向弹性的学习。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前几年,莫言曾经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要缩短学制,易中天等学者以及一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提出要缩短学制。 仔细想一想,我们正规教育的学习时间的确太长了,一个人要读完博士差不多要将近30岁了。 人的创造力最强、最旺盛的这一段时间,其实往往被浪费了。 而且,我们幼儿园阶段还不允许学习知识,中小学不允许超大纲。 这样一个整齐划一的教育其实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未来的教育必然以弹性学习为基础。 你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什么时候学什么,什么时候休息,应该由每个人自主来决定。 很多人可能不用10年就可以学完我们的基础教育的内容。 所以,没有必要缩短学制,而是让每个人决定自己的学习时间。 人生下来就开始学习了,幼儿园为什么不能学习呢?只不过不应该去考核他,不要和升小学挂钩,不要让他有压力。 因为幼儿是把字看作图画的,在自然活动中就可以认识很多字。 未来不要“一刀切”,让学生们来选择什么时候需要学习什么内容。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主张工作学习交替进行,因为在工作中最能调动一个人的学习动力,未来这种传统的为职业准备的学校刚性约束制度会被淘汰。
第三,从学历 社会 走向学力 社会 。
卡普兰博士在《反对教育的理由》这本书提出,教育的很多问题,背后都是一个文凭在作怪。 因为这个文凭的含金量实在太高了。 人们为了文凭的含金量去取得文凭,而不是为了获得真正的能力去取得文凭。 这样一个评价体系,这样一个“魔咒”不解决,我们其实很难真正开展我们学习的问题,也难以解决我们整个教育的问题。 所以我提出,文凭的这种象征意义和符号性,过去是有价值的,因为当文凭还是稀有物的时候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当每个人都有文凭的时候,就失去了本来具有的价值。
未来应该是一个课程为王的时代。 也就是说,不在于你在哪里得到什么文凭,而在于你在哪里学习了什么。 你有没有通过学习真正地成长?所以我们提出来要通过学分银行来动态记录一个人的学习经历、成长经历,这样才能让我们能够做得更好,我们的教育就会回到它原来的模样。
总而言之,学什么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逻辑起点,一个基础性的、关键性的问题。 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梳理清楚,才能够解决教育的其他问题。 我们的教育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的重新思考,思考的逻辑起点在哪里?是学习内容的变革。 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了,学习就不再是痛苦的。 “双减”,减的是不合理的负担。 面对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学生会通宵达旦的看书、做实验。 选对了学习内容,自然就解决了学生不想学、心理压力大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教育大变革时代,我们的确需要变革的思维、变革的精神和变革的勇气。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教育改革出主意、想办法,一起推动尤其是鼓励中小学和民间的教育机构积极 探索 ,创造好的经验和方法,我们再去不断发现这些美好而有效的成果,然后把它变成政府的决策。
让我们一起努力!
关于大学生媒体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篇一:关于新媒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题记:呵护新媒体下成长的青少年当互联网时代大张旗鼓的来临时,其实隐形中也预示着新媒体时代的席卷。 当我们生活在“新媒体大气层”中时,相信,之后必将会是各种不同形式的新媒体舆论铺天盖地充斥着人们的听觉神经。 而青少年则正处于一个思维提升、思想成长的阶段,最易受新媒体相关舆论的影响。 如何在现有的各种新媒体舆论中更好地呵护青少年成长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谈及这一话题,首先,我们不得不从新媒体舆论导向入手。 第一、要注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舆论观念。 不可否认,新媒体对现如今青少年生活成长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获取信息、沟通联络、娱乐休闲等方面。 因此,对于新媒体舆论,我们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舆论观念,尽量避免新媒体舆论给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直接奉行“拿来主义”,既不能“盲目追风”,也不能“坐以待毙”。 其次,从新媒体发展、传播路径来看,第二、要强化新媒体建设及净化新媒体文化环境。 相关机构应该针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偏好,开发科学、系统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网络产品,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健康的新媒体使用、交流坏境,优化,避免不良信息在网络新媒体之间的传播。 主流网站和媒体,则要在基于原有的传媒的职业习惯基础之上,进一步结合青少年网络使用习惯,正确把握舆论宣传导向。 再则,放眼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建设,第三、立足教育,从教育入手。 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之魂,强国之基础,青少年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群体,接受教育则是他们获取知识及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 因此,新媒体舆论对青少年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和我国教育建设有着一定关系的。 进一步致力于对广大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对“新媒体观”的树立,在当下的新媒体舆论坏境中则变得尤为重要。 新媒体舆论,作为现如今青少年成长阶段的重要元素,是一把思想的双刃剑,利弊之间,如何去更好的把握,去更好的呵护新媒体下成长的青少年,则需进一步探索。 篇二:大学生网络媒体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不到两个月的实习阶段我在。 。 。 初中实习,。 。 。 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现在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 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 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 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不满意率达59.2%。 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 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 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 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 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 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 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 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 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 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 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 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 xx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 ”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 我们建议: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 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目前实施的“沙河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
推进城市现代化安全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
推进城市现代化安全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1)甘肃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政法委部署要求,省委决定,今年在5个地级市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1至10月,5个试点市刑事案件、命案同比分别下降7.6%、48.6%,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主要做法是“五个一”:一、编制“一套方案”,绘好试点工作“路线图”。 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省委政法委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将试点作为全省政法工作三年大提升的标志性工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试点方案》,确定试点工作总体框架。 组织领导上,省委决定成立由省委书记任组长的平安甘肃建设领导小组,5个试点市均成立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政法委牵头、20多个部门参与的领导机构,建立起党政主导、部门主责、基层主抓的领导工作格局。 建设内容上,按照“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总体思路,提出法治氛围、道德风尚、群众自治等6个方面的总体目标,围绕完善共治格局、打造工作网络、优化治理方式、建强支撑保障等4个方面内容,确定20项重点任务,设置政治安全、公共安全、群众安全感等5项否决性指标,强力予以推进。 分类指导上,统筹考虑经济、地域、民族等特点,确定兰州、天水、酒泉、张掖、金昌5个市进行试点,要求试点市在全面完成重点任务的基础上,省会城市突出示范引领,民族地区突出宗教和顺等,努力探索具有甘肃特色、时代特征、市域特点的社会治理模式。 二、设立“一个体系”,树起试点导向“指挥棒”。 积极探索创新平安甘肃建设协调机制,加强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引导各地有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平安甘肃建设责任制考评奖惩办法》,省委、省政府与所有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央驻甘单位和各市(州)党委政府等204个部门单位签订平安建设目标责任书,第一次实现平安建设责任制全覆盖。 始终把考核奖惩指引作为“指挥棒”,将试点工作重点任务纳入平安甘肃建设目标责任书,制定考评细则,增加试点工作在平安建设中的权重,建立严格的督促检查、定量考核、评价奖惩制度。 第一次研发平安甘肃指数,设置公共安全、矛盾纠纷调处、便民服务等9大类133项指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社会治理成效,实现精准化预警管理,指导试点市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 三、做实“一个载体”,打造社会治理“综合体”。 加快推进综治中心建设,发挥好服务群众、信息收集、预警督办、矛盾化解等职能作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效工作载体。 省上抓规范指导,制定《甘肃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全面推动建设规范化、实体化综治中心,做到有机构编制、有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目前全省已有50%的市(州)成立事业编制的综治中心,82%的县(市、区)、97%的乡镇(街道)建成综治中心。 张掖等市为所有乡镇(街道)增加一名党委委员兼任政法委员,统筹指导综治中心工作。 市县抓集成应用,酒泉等试点市将综治中心打造为汇聚社会治理资源的重要平台,整合司法、人社、国土、民政、住建、信访等部门单位力量,推行“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的运作模式,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协调制度,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 四、搭建“一个平台”,厚植融合共享“智慧树”。 为解决社会治理资源分散、标准不一、功能不一等问题,第一次统一建设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首先在5个试点市布建运行,逐步实现对相关信息的实时感知、统计调查、研判预警、联动处置。 打破信息壁垒,建设1套标准规范体系、1个政法大数据中心,打通信息联通渠道,将200多个部门单位涉及社会治理的数据全部接入,实现政法综治数据资源的深度融合。 完善功能模块,设计涵盖社会治理各要素的政法基础业务、平安甘肃专项业务等5大应用平台、400多个子系统,实现对社会治理的全面持续支撑。 发挥平台功能,积极对接市域需求,设置开放端口,鼓励各地进行自主性、差异化设计,不断完善智辅决策、智辅监管、智辅服务等功能,为常态化、科学化预测预警预防提供有效支撑。 五、完善“一套机制”,形成多方联动“共治圈”。 指导试点市积极推进具有牵引带动作用的工作机制建设,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完善综治中心牵头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张掖、酒泉等试点市在各县(市、区)依托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联动调处中心),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诉前调解、专业调解以及信访化解力量集中办公,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 完善“六位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构建智能化技术防控网、常态化治安巡逻网、精准化风险预警网、明晰化公共安全网、多元化社会共治网、专业化处突维稳网,目前全省全面建立治安户长、网格员、群防群治以及专业化应急处突4支队伍。 完善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务机制,兰州市将公共服务方面48部热线全部纳入民情热线,整合政府服务职能,实行“一号受理、分类转办、跟踪回访”;天水市将民生服务和呼叫平台融入综治中心,实行“一窗口受理、一中心办结”。 完善公众参与的民主协商机制,张掖、金昌、天水等地通过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多元参与,畅通公众参与的规范化协商议事渠道,建立“和事佬”协会、“邻里帮帮团”、民情“连心扣”等机制和模式,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让身边人解身边事”,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 推进城市现代化安全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2)在全国新任地市级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做开班讲话,首次提出“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概念,明确了树立“五大导向”、优化“四大体系”、提升“七大能力”的具体要求,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理清了工作思路,提供了基本路径。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夯实平安建设根基”指示要求的顶层设计,是契合中国国情、中央部署、时代要求和基层实际的具体实践,是对基层开展社会治理创新的科学指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由中央统筹推进市域层面社会治理工作,将有力推动中央关于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要求在基层的落地落实。 只有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才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事关社会安全稳定。 市域具有较为完备的区域社会治理体系,具有解决社会治理中重大矛盾问题的资源和能力,是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层级。 只有抓好“市域”的安全稳定,才能维护社会全局的安全稳定。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事关人民美好生活。 “市域”是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贴合的治理空间,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是掌握群众需求、解决群众诉求的责任主体。 只有在“市域”层面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才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事关党的执政基础。 中央直接主抓“市域”治理,是将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关键举措,将有力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改进作风、担当作为。 只有抓牢“市域”治理,才能实现治理责任下沉,压实基层党员干部工作责任,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推进城市现代化安全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3)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以xx市为例市域社会治理,是指以地级市的行政区域为范围,依靠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主体,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对辖区内的人民、事务、组织等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总和或过程。 市域社会治理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枢纽角色和作用。 以xx市为例,当前正处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要在既有基础上寻找深化之路、实现在新时代市域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面临诸多挑战,亟需深入研究并予以破解。 一、xx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一)坚持党建引领。 xx市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市域社会治理力量和资源统筹。 一方面,以“五星达标、3A争创”“五星达标、和美家园”创建活动为载体,强化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基层党建全域提升引领市域社会治理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全面加强基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以集中培训、基地跟学、师徒结对等方式,提高其能力。 制定并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底线管理标准、党员干部面对群众“十条忌语”等,促进党组织书记作表率、守规矩、履好职。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一是以保民安赢民心。 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加大对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危化物品、敏感物资、寄递物流、网吧、民宿等行业领域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二是以集民智聚民力。 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体制机制,激发、调动“红枫义警”“五邻社”“越乡村嫂”等一大批基层群众,开创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新局面,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增长点。 三是以纳民言重民意。 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涉黑涉暴、“两抢一盗”、电信网络诈骗、校园安全侵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作为打击整治重点,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三)坚持防范化解矛盾。 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防范风险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及早防范,严把矛盾风险源头关。 推广应用寄递实名信息采集系统,实现寄递信息实时采集、实时比对、实时预警。 加强民宿行业治安监管,全市291家提供住宿服务的民宿(农家乐)实现“民宿移动采集系统”安装应用全覆盖。 全面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到把问题解决在决策前。 二是及早发现,严把矛盾风险化解关。 建成市、县两级大调解平台7个,乡镇平台118个,形成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多元主体互动的矛盾化解体系。 在交通、医疗、社保等13个行业设立69个专业调委会、157个调解工作室。 注重培养专业调解人才,建立专职调解员队伍,充实基层调解力量。 三是及早处置,严把矛盾风险管控关。 全面整合各类防控力量和群防群治队伍,开展治安大巡防活动。 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刑事解教人员、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管控,再犯罪率和脱漏管率均低于省定标准。 (四)坚持夯实基层基础。 市域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 一是做强乡镇(街道)治理单元。 深入推进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乡镇(街道)治理中枢,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要求,规范机构设置、加强人员配备、改善运行模式,推动行政资源、服务资源有效整合。 二是做细市域社会治理细胞——“全科网格”。 以农村80—120户、城市300户以下为标准,彻底整合原先的“七网八网”为一张“全科网”。 切实发挥好网格员的信息员、服务员、宣传员作用。 三是做专市域社会治理的社会组织。 充分发挥广大乡贤及其组织在反哺家乡、奖教助学、扶危济困、道德示范、矛盾化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培育发展1832个村级乡贤参事会(占全市村、社区总数的72%),会员名。 二、市域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一)公共安全风险带来新问题、新挑战1.风险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 高度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是现代公共安全风险的最大特征。 比如极端个人事件、生态环境危机、债务危机等,可能导致大规模社会恐慌传导。 当前群众对环保、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公共安全风险的“燃点”和耐受度不断降低,一些以往的“普通事件”容易通过传播发酵引发公众负面情绪,甚至触发恐慌。 2.风险的易触发性和复杂多变性。 当前自然和人为的致灾因素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一些“天灾”受到“人祸”而放大影响。 社会流动加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快流动,违法犯罪空间扩大、链条拉长、机动性增强,既有社会矛盾和新生社会矛盾相互交织,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潜在风险源不断增多。 3.风险的监管缺位和机制不健全。 维护社会稳定任务繁重,反恐防暴斗争复杂严峻,人员管控压力逐步增大,重点场所目标防范漏洞仍然存在。 安全生产工作量大面广,执法代替管理的现象广泛存在。 同时新兴行业领域不断出现,导致安全监管盲区随之而来,安全监管责任难于落实。 (二)社会结构调整带来新问题、新挑战1. 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增多。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短期内由于政策调整及配套措施不能及时跟进,各种矛盾纠纷多发、易发,且相互交织,城乡利益调整面将更大、更深刻,各方利益博弈冲突更为激烈,既对大局稳定、社会安定、公共安全等提出更高要求,又使社会治理难度增大、隐患增多。 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等问题诱发的群体性事件及参与人数不断攀升。 2. 信访压力和金融案依然严峻。 当前由利益问题引起的矛盾和冲突不少,涉及的群体多、领域宽、诉求多,群众信“访”不信法的思维仍根深蒂固。 总体信访维稳形势仍较严峻,越级上访居高不下,信访案件逐年增加。 与此同时,一些全国性、全省性的非法集资风险扩散到外地,外地输入型非法集资风险急剧上升,致使部分投资人经济损失较大,维稳压力增加。 3. 心理问题和价值取向的错位。 当前,新旧观念激烈碰撞,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学业、竞争等心理压力加剧,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精神疾患、抑郁自杀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扭曲的心态、变异的心理,情感、理智和行为上的“错位”,使得报复社会、应激恶性案件等风险增加。 (三)网络技术革命带来新问题、新挑战1.网络犯罪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 利用网络谣言、舆情炒作等使社会热点发酵,进而带来群聚事件屡见不鲜。 传统违法犯罪借助网络蔓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黄赌毒、盗窃、诈骗、传销及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快速增多。 因网络漏洞造成秘密失泄、基础数据改变蒸发,进而引发金融紊乱、供电中断、交通瘫痪等公共安全事件将进一步增多。 2.网络空间治理缺乏有效的手段。 以手机为基本平台的网络社会,使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甚至社会行为以新的机制形成,传统的社会管理已难以奏效。 具体表现为:手段不适应,现有的新闻管理方式手段和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管理缺乏支撑,对一些网站的查处存在处置效率低甚至无法处置等问题;治理缺乏震慑,查封的处置权限、约谈等措施没有震慑力;风险缺乏评估,缺乏网络舆情风险的评估意识和工作机制,容易导致舆情的发酵和事件的复杂化。 3.平台整合数据共享进程有差距。 网络技术与社会的全方位融合,数据信息炸裂式增长,但操作平台分散,大部分不能互通,还存在不断新增的趋势。 部门数据鸿沟、数据壁垒依然存在,重要信息无法共享,多头采集、更新不快、利用不足等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如一些村级网格员要熟练掌握十来个APP采集信息方式,一些镇级指挥室有七八种系统接入,并要分别受理、处置各个平台的事件和信息。 (四)履职能力不足带来新问题、新挑战1. 部分工作理念不够适应。 市域社会治理涉及众多主体与对象,需要统筹全局、系统治理、整体发力。 但在现行条块分割的体制下,不少地方和部门,仍存有老观念、运用老方法,在开展社会治理工作中,仍存在“做自己会做的,而不做自己应当做的”,有时出现治理“真空”,有时又存在交叉治理,甚至存在“文件打架”。 一些基层干部还存在“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的老思想,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破解难题的能力不足。 2.社会参与程度不够深入。 培育、引导、推动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办法和措施仍然不足,群众自治队伍相对缺乏,对社会组织的引导不够,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应有作用未充分发挥。 一些地方社会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人员专业素质管理水平不高,在社区教育、社区治安、流动人口管理等基层治理方面存在参与领域不广、不深,发挥作用及社会影响力十分有限。 3. 治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新时代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有待完善,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统领、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多元化参与为补充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格局还未形成。 统筹衔接机制尚不完备,资源共享共用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需要继续打通卡口。 人才保障机制有待加强,社会治理人才还有一定的缺口,特别是需要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热心肠的网格员、调解员、村官、社区社会工作者等。 三、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对策思考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要在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夯实基层基础等前提下,在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模式、丰富市域社会治理主体、健全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1. 提升党组织统筹能力。 加强党对市域社会治理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统领的政治优势,始终坚持党在市域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好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及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提高各级党委统筹谋划市域社会治理能力,研究确定本地市域社会治理的总体思路、政策导向、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制定出台政策意见。 深化完善“堡垒指数”星级管理,定期分析研判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倒排一批软弱落后党组织,加快整转提升。 深化“亮旗”行动,全面推进“五星”系列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亮剑,带头示范,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2. 提升依法办事能力。 大力实施“法润xx”行动,使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办事的理念深深扎根广大市民的内心,融入到血液。 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亮牌提升工程,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法治惠民”工程,健全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构建网络立体化的法律服务模式。 培育一批以村(社区)干部、农村党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挖掘一批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党员、村(居)民代表以及居住在村(社区)的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命名表彰一批“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户”,实现家家都有“法律明白人”。 3. 提升文化引领能力。 健全“最美xx人”挖掘培育、学习宣传工作机制,实施“千村万户文明示范工程”,设立“新风榜”“功德榜”“和谐榜”等文明榜单,实现德润人心。 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依托其开展各类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深入人心的法治小品、法治汇演、法治晚会等乡土气息较强的活动,发挥其中心集聚效应,成为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广泛开展村级道德评议、乡风评议活动,加强身边好人选树培育和学习宣传,组织先进典型“晒、比、读、讲、演”等活动,用好典型示范,汇聚社会善行。 挖掘乡土文化,厚植文明乡风,弘扬乡贤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文化引领。
本文地址: https://tta.baiwanlian.cn/article/32420d178105a65cc300.html